关闭广告

英媒:英国正考虑对华科技投资限制 已在咨询相关意见

看看新闻Knews72175人阅读

据英国《金融时报》10日报道,在美国总统拜登9日签署关于“对华投资限制”行政命令后,苏纳克政府正考虑是否跟上,并正就此咨询本国商业和金融业人士的意见。

英国首相苏纳克的发言人称,拜登总统的行政命令明确了美国如何处理对中国敏感技术的投资,英国政府将审慎考虑这些措施,同时将继续评估可能给英国带来国家安全风险的对外投资。


苏纳克 资料图

与此同时,报道称,美国方面也在观望英国等盟友的态度,看其是否会支持美国对华新投资限制的做法。

对于美国总统拜登9日签署对华投资限制行政令一事,让美国工商界忧心忡忡。一些美企高管已经表达过担忧,认为限制美国资本流向中国可能会损害美国商业,并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。

此外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0日表态,称中方对美方执意出台对华投资限制措施强烈不满、坚决反对,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。中方敦促美方切实履行拜登总统无意对华“脱钩”、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的承诺,停止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、工具化、武器化,立即撤销错误决定,取消对华投资限制,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。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动向,坚决维护自身权益。

相关报道:

拜登签署"史无前例"法令限制投资中国 日本欧洲或跟风

美国当地时间9日,风声传了数月的美国对华投资限制措施“靴子落地”。美国总统拜登当天签署行政令,限制半导体、量子计算、人工智能(AI)等敏感技术领域的对华新投资。

这份将于2024年生效的行政令,被美国媒体形容为“史无前例的对华投资限制规则”。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台的?有何特点?又将给中国以及中美关系带来何种影响?

再以“国家安全”为幌子

拜登在签署新行政令时,继续搬出“美国国家安全”这套熟悉的说辞。

按照行政令的说法,“有关国家”在军事、情报、监视或网络能力至关重要的敏感技术和产品方面的进步,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,而某些美国投资有加剧此类威胁的风险。

行政令将授权美国财长禁止或限制美国在半导体、量子计算、人工智能等领域对中国实体的某些投资。美国投资者还须向财政部通报其他可能涉及国家安全的交易。

根据行政令内容,这些限制适用于私募股权、风险投资、合资企业和绿地投资等直接投资形式。《华尔街日报》称,违反这些规则的投资者可能面临罚款,并被迫剥离其股份。

预计行政令将经过多轮公众评议(包括最初的45天评议期)后,于明年实施。

一名美国高级官员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(CNN)表示,行政令不仅涉及对华投资,更关键的是限制中国获得“无形资产”,比如技术诀窍或与专家的关系,这些往往伴随着风险资本或私募股权公司的投资。

美国媒体称,行政令经过近两年的酝酿。其间,风投公司和科技行业曾游说拜登政府缩小该命令的范围,因为它们担心白宫会对美国投资施加全面限制。最终,行政令以一种“涵盖类别范围较窄的方式”保护美国安全,同时维持对开放投资的长期承诺。



美国总统拜登 资料图 图/新华社

有分析指出,尽管美国媒体极力渲染“最终仅圈定三个领域的对华投资限制”,但这丝毫不能改变美方无理打压中国的本质。

中国外交部称,美方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,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,大搞泛安全化、泛政治化,其真实目的是剥夺中国发展权利,维护一己霸权私利,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。中国商务部表示,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,将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。

不利于美国自身利益

谈及行政令出台的背景,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表示,拜登执政以来,将科技打压作为对华遏制的主要抓手。去年10月美国曾宣布对供应中国的芯片及其制造设备实施出口限制,而今则着眼于更广泛的高科技领域。

吴心伯说,拜登政府此举以所谓“美国国家安全”为名义,但真实动因在于,半导体、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,也是中国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游攀升的关键。美国希望维持在这些领域的领先地位,尽可能扩大与中国之间的科技差距,因此有意强化对华重要科技领域的遏制。

在吴心伯看来,行政令之所以被称为“史无前例”,一是它的涵盖领域扩大。如果说去年10月的限制政策集中于半导体和芯片,如今则扩展到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。二是此前的打压主要瞄准技术、产品、设备、人员,这回美国则首次为限制对华投资而出台行政令。



芯片 资料图

行政令出台后,外界普遍关注它将产生何种影响。

吴心伯认为,对中国而言,相关领域的美国投资可能有所减少,美国企业会采取更加谨慎的对华合作态度,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美国对华科技“脱钩”。

“此外,行政令实际上不仅事关投资方面的问题,还会产生联动效应,导致中美合作的其他方面受到影响。”吴心伯说。

《纽约时报》认为,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之际,美国风险资本对华投资已降至低点。“目前尚不清楚新行政令会使多少资金受到影响,但它可能对特定行业以外的投资产生寒蝉效应。”

一些分析人士认为,美国的限制措施只会倒逼中国技术企业加强自主创新。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政治学副教授维克托·史认为,美国的限制措施将促进中国本土半导体企业发展壮大,因为中国企业将转而购买本土芯片,使本土企业获得更大市场份额。

吴心伯说,对美国自身而言,行政令的负面效应也会显现。

在他看来,过去,美国科技企业对华投资是其主要获利点之一,这些企业看重中国大市场,投资获得的利润有助于美国科企的再研发再投入。而今,行政令将压缩美企盈利空间,对美国竞争力不利。

美国半导体协会7月曾发声明,警告拜登政府的限制政策可能削弱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,扰乱供应链,造成重大的市场不确定性。

对中美关系而言,行政令的出台也是一个坏消息。

吴心伯指出,行政令出台花了比较长的时间,中方对此早有预料。目前中方处理中美关系,一方面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推动关系缓和、改善,另一方面也针对美国干扰破坏中美关系的行为予以坚决斗争。

“中方已经表示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,我相信中方会做出相应反制。”吴心伯说,“总而言之,中美关系处在一边斗争一边对话的博弈阶段。”

《纽约时报》认为,过去数年,尽管中美在经济领域出现一系列摩擦,但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公司仍在寻找合作机会,作为进入中国充满活力的科技行业的一种方式。新行政令可能意味着在中美经济冲突中开辟一条新战线,损害重启两国高层接触的努力。

其他国家“跟不跟”?

根据美国媒体的说法,新行政令只是一个初步框架,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。此外,美国一直在与盟友合作,就限制对华投资的必要性达成尽可能多的共识。

那么问题来了:美国此类行动会不会升级,并带动其他国家这么做?

吴心伯说,美国会观察行政令的执行效果。如果效果不大,可能会加大力度,例如扩大限制范围。值得注意的是,共和党一些议员批评行政令涉及范围太小,希望把新能源、生物科技等领域纳入其中。

吴心伯补充道,在美国压力下,欧洲、日本等盟友预计将或多或少地“跟风”,就如美国先前拉拢日本、荷兰限制对华半导体生产设备出口那样。

《金融时报》指出,美国的这一努力很复杂,因为其他国家担心美国“走得太远”。就连亲密盟友日本也仍在犹豫。但美国官员透露,目前英国、德国以及欧委会表示,有兴趣制定类似的对外投资制度。

分析人士认为,美国强推“脱钩断链”源自其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。但从中美经贸关系过去几十年波动起伏但总体向前的发展趋势看,中美经贸关系向前发展,是受两国需求驱动,符合双方利益,有利于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,因此大的方向不会变。美国政府对华科技遏制打压,不仅是徒劳的,也是危险和不智的。

版权与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。
猜你喜欢
精彩推荐

60岁陈冲不服老 腰细腿长身材一点没走样

双鱼爱畅谈 浏览 15500

媒体:"火车控"拜登去基辅前 向俄国发了条"调度令"

新民周刊 浏览 15334

39岁唐嫣又演少女 新剧造型曝光被嘲讽

萌神木木 浏览 10755

手机壳店老板娘婚内出轨 与情夫多次在店里发生关系

花点时间 浏览 66738

2023年十部扑街差评剧:杨洋“梗王剧”称霸

萌神木木 浏览 9137

秦刚2小时里18次点名美国 专家:其表态传递出清晰信号

环球网资讯 浏览 79562

印度人崩了!中国人藏得太深,这仗怎么打?

浏览 12

大成基金:“高新技术产业股票A”成立8年多收益率260%,最大回撤45.77%

面包财经 浏览 15117

香港这一夜:赵丽颖水蛇腰太惊艳,范冰冰抢镜,刘嘉玲咋长这样了

娱乐圈笔娱君 浏览 8457

高善文发声:二次探底不会那么深也不会那么长

财联社 浏览 12428

牛弹琴:特朗普态度180度大转弯 反对封杀TikTok

北京日报客户端 浏览 61740

与英国意大利签署协议 日本拉北约两国造隐形战机

环球网资讯 浏览 9127

母子被超载货车洒落的沥青烫伤身亡 家属未获任何道歉

上游新闻 浏览 70118

阚清子与一神秘男子牵手约会,疑似阚清子新恋情曝光

趣看热点 浏览 24106

高考忙坏了大厂大模型

新摘商业评论 浏览 12979

美股纳指、标普转涨,特斯拉大涨超10%,英伟达曾跌约2.6%

华尔街见闻官方 浏览 6881

特朗普为何在最后时刻缩水降级“加冕典礼”?

浏览 88

问界新M7“跨年提车”送补偿、小鹏G6跌破20万 年末车市进入冲刺阶段

财联社 浏览 8776

车保罗"内娱修仙记" 参演新剧晒其单人杀青照

仙女事件簿 浏览 9415

财报爆表后,“最乐观多头”给了1100美元目标价,预测英伟达还要翻倍!

华尔街见闻官方 浏览 10347

洛城德比票价水涨船高,美记:哈登不排除明日对湖人迎来首秀

懂球帝 浏览 9317
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,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
沪ICP备20017958号-1